欢迎您访问步步升网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初中辅导课程

中考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辅导课程

高中辅导课程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化学 | 高考
 

初中辅导课程

中考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化学
 

小学辅导课程

“一对一”辅导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特色辅导课程

 
 

中考

化学个性辅导方案
添加时间: 2014-9-1 8:45:35

习惯与方法

计划性(制定和执行): □强  □弱        课堂注意力集中度: □高   □低

课堂笔记习惯:       □有  □无       课前预习习惯:     □有    □无

课后复习习惯:        □有  □无      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有    □无

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风格

知觉感官

□偏视觉   □ 偏听觉   □偏触觉   □偏动觉  

其他:                                                                    

思维方式

□分析型  □整体型  □沉思型   □冲动型  □独立型  □依赖型

其他:                             学员个性化辅导方案

日期: 2015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化学                级:

辅导时间:                   学科教师:赵全福               班主任:

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习心理

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  □有                 学习目标:□有    □无

主 动 性:  □强                 上 进 心:□强    □弱

其他:                                                                    

                                       

学科分析

优点

不足

1、基本能够配合老师进行学习,学习态度良好。

2、课堂听讲比较认真,能够做一定的笔记;课堂练习时也能较为主动地完成相关练习。

3、有提升学习成绩的主观愿望,能按时完成作业。

4、性格温和,和老师的沟通不错,且乐于听取老师的建议,学习态度良好。

1、酸、碱、盐部分需全面的查漏补缺,这部分知识综合性能力比较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2、氧气的制取部分和二氧化碳制取以及性质部分联系紧密,考察学生的综合逻辑能力,学生逻辑能力不是很好,对待这样的题型需巩固加强。

3、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也会出现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学生需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4、学习方法上,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常常需要老师再一旁进行辅导着做题。这在以后需要配合老师进行一定的改进,尽量做到独自做题。

标题

课题及其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重点:1. 化学研究的内容。2. 物质的变化及物质的性质。

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习惯。

2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2. 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3.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重点:1. 让学生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难点: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2

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 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2. 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3. 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1. 实验基本操作。2. 实验探究方法。

难点: 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

1.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2.知道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3. 知道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区分。4. 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重点:1. 空气的组成。2. 知道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3.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4. 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难点:1. 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2. 能正确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2

2

氧气

1. 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 知道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重点:1.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2. 木炭、硫、铁等物质在O2中的燃烧现象。 3.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

难点:1.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2.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

3

3

制取氧气

1. 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2. 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3. 认识催化剂概念和催化作用。

重点: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催化剂概念和催化作用。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装置的选择。

难点:1. 催化剂概念的形成。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装置的选择。

4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

分子和原子

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 会看分子或原子的微观示意图。

重点:1.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2.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

3. 用分子或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难点:1. 分子、原子的定义。2. 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3. 微观粒子示意图的认识。

3

2

原子的构成

1. 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 初步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 知道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4. 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5. 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6. 知道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并能书写常见离子的符号。

重点:1. 原子结构。2. 相对原子质量的推算。3. 通过表格找有关原子中微小粒子的数量关系。4. 离子形成的过程,及其离子符号的书写。

难点:1.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形成。2.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规律。3. 离子形成的过程,及其离子符号的书写。

5

3

元素

1. 知道元素的概念。2. 能说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的工具。4.熟记常见元素符号。5. 能说出元素符号前数字的意义。

重点:1. 组成物质的元素概念的形成。2. 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其所表示的意义。3. 元素周期表的运用。4.

能用化学符号表示不同的化学语言。

难点:1. 说出化学符号中各种数字的意义。2. 能用化学符号表示不同的化学语言。

4

第四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1

爱护水资源

1.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 知道我国的节水标示图,并能说出其涵义。3.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重点:1. 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爱护水资源。2. 水体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3. 培养学生节水意识。

难点: 培养学生节水意识

1

2

水的净化

1. 知道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2. 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3. 知道过滤操作的注意要点。

重点:1. 净化操作过程。2. 过滤操作的注意要点。3. 区分硬水和软水,及其转化。

难点:过滤操作的注意要点。

2

3

水的组成

1. 认识水的组成。2. 知道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会区别单质、化合物。

重点:1. 电解水的实验。2. 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辨析。

难点: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辨析

2

4

化学式与化合价

1. 知道化学式的涵义。2. 熟记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3. 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重点:1. 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2. 化学用语的书写。3.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及其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4.元素化合价。5.关于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难点:1. 化学用语的书写。2. 化合价概念的形成。3. 化学用语的书写。3.化学式表示的意义。4. 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

5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1

质量守恒定律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3.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重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 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2. 学会用几种常见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3.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难点:1. 信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 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

4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在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 根据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及其格式。

难点:化学方程式与图形结合的计算。

4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

金刚石、石墨和

1. 知道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3. 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4. 知道C60分子的结构特点和潜在应用前景。

重点:1.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及碳的性质用途。2. 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难点:通过物质的用途来描述物质的性质。

3

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 知道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2. 知道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3. 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重点:1. 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2. 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3. 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难点:1. 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2. 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5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学会制取二氧化碳。2. 认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3. 二氧化碳的用途。

重点:1.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与鉴别。2. 氧化还原反应。

4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1

燃烧和灭火

1.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 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难点:灭火原理的运用。

2

2

燃料和热量

1. 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2. 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 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重点:1. 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爆炸的考察。2. 火灾与预防。

难点:燃烧的实质

2

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 知道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2.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和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重点:化石燃料的利用。

难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2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1

金属材料

1. 知道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2. 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

重点:1.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2. 合金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合金的概念及性质。

2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3. 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能应用活动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2. 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难点:应用活动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4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 知道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3. 知道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

重点:1.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2. 铁的冶炼。3. 含杂质物质的反应及计算。

难点:含杂质物质的反应及计算。

5

第九单元

溶液

1

溶液的形成

1. 认识溶解现象。2. 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3. 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重点:1. 溶液的概念和特性。2.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判断。3. 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难点:1. 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 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2

2

溶解度

1. 知道饱和溶液的涵义,2.知道溶解度的涵义。3. 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3. 能通过溶解度曲线说出相关信息。

重点:1. 溶解度概念的理解。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3.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难点:1. 溶解度概念的理解。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3.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2

3

溶质的质量分数

1. 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2. 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1.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 混合物的分离。

难点:1. 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3. 混合物的分离。

4

第十单元

酸和碱

1

常见的酸和碱

1. 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用途。2.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3. 认识酸和碱的腐蚀型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重点:1. 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浓硫酸的稀释。2.酸、碱的化学通性。

难点:1. 稀释问题的计算。2. 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5

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1. 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以及应用。2. 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3. 知道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重点:1. 酸、碱化学通性的探索。

2. 中和反应的含义及其应用。3. 溶液的pH及其应用。

难点:1. 中和反应的含义及其应用。2. 溶液的pH及其应用。

6

第十一单元

盐和肥

1

生活中常见的盐

1. 知道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 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重点:1.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 酸、碱、盐的鉴别及物质的推断

3. 物质之间的转化与除杂。

难点:1.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盐的鉴别及物质的推断

2. 物质之间的转化与除杂。

5

2

化学肥料

1. 知道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2. 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1. 化肥和农药的合理施用。

2. 铵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鉴别

难点:铵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鉴别。

3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 知道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种物质。

2. 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 认识上述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重点:1. 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的考察。2. 合理膳食。

难点: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3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 知道人体的元素组成。2.知道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重点:1. 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及功能。

2. 影响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

难点: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及功能

3

3

有机合成材料

1. 知道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 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 认识有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重点:1. 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分类与性质。

2.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 白色污染。

难点:1. 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分类与性质。2.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

预期目标

1.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化学学习的乐趣,能够掌握化学学习技巧性的知识。

2.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课堂认真高效听课、课后按时完成作业、自主整理复习、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在比较薄弱的环节上,例如酸碱盐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讲解和指导,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更重要的是打开学生的思维,学会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更自主更独立的进行今后的学习。

4. 通过这阶段的学习,完善巩固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概念、实验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5. 慢慢养成良好的化学思维,对知识深入理解,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

6. 能够掌握巧妙的学习方法,快乐高效的学习。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科教师建议

1. 让学生认为学习是首要的,也是快乐的。树立她的信心,认为自己就是优秀的。同时要善于自我检查和自我改进。

2. 学生上课应该跟老师积极配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于不懂的题目提出来,但要把自己会的那部分告诉老师,以便老师对于不会的进行重点讲解。

3. 一定要做到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定期总结,对待化学问题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解决。回家做作业时,碰到不会的尽量不要一个字不写,把自己能想到的与题目有关的知识点尽量写出来。

4. 家长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或者总结;家长需要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适当的建议和监督。


安徽步步升教育 | 步步升教育 | 专升本论坛 | 网络教学 | 百度
 
Copyright@1999-2022 合肥庐阳步步升培训学校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阜阳路与阜南路口振信大厦B座三楼 电话:0551-62678996 E-mail:420323709@qq.com
您是本站第33333位访客 1024*768 显示最佳 皖ICP备12001427号
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