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一周,很多考生都会感觉心里没底、信心不足。无论是学习优秀的考生,还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考生基础薄弱、复习不充分,容易导致对自己丧失信心,成绩优秀的考生可能由于中考前过于放松而导致考试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考前一周如何复习更有效呢?从多年的备考经验看,生活要有规律,科学调整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最后关头的考试,制约考试发挥的因素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或者说是心理因素。具体说,考前一周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信心,不要盲目听信各类“押题冲刺班”
信心是成功的保证。同学们应当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能行。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要怀疑自己,而要平心静气;然后向老师和同学征求意见,再调整复习计划,充满信心地前进。尤其是考前,不要盲目相信媒体上宣传的各类中考押题冲刺班。盲目的参加这些班,一方面会打乱了自己的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占去自己复习和知识梳理的时间。当对考试缺乏信心时,要有一颗平常心,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反复告诫自己,“我难,人亦难,我不畏难”。考前不要过多的做难题,偏题,怪题,不要陷于盲目的做一些地方的“二模”试卷或考前仿真试卷。否则,会感觉自己的问题越来越多,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肯定会增加心理压力,增加对考试的恐惧心理。
二、关心适度,家长要把握适当的时机鼓励孩子
很多考生都特别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老师说的话在他们心中的分量比家长还要重。像陈薇薇这种情况就很具代表性,在他们人生的关键时刻,老师的表扬会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老师一句表扬的话胜过家长千句万句的唠叨。家长应注意平复心态、安定情绪,避免与孩子发生口角、冲突,造成不愉快的事件发生,影响正常的备考。
三、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考前一周的复习要回归基础和教材,查漏补缺。复习的蓝本是你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案、物理教材和第一轮复习用书。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回顾,考察自己在哪个知识点容易出错,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弱点,才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千万别盲从,不要看见别人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要抓住自己复习重点,有针对性地按计划进行复习。制定严格的复习时间表,目的在于唤起紧张情绪。要注重对教材上的阅读材料、图表和演示实验的理解、揣摩和挖掘,这些内容往往是命题教师关注的重要所在,它符合高考试题“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且高于教材”的命题宗旨。另外,要抓紧最后时间突破语文、英语等需要记忆的科目。
四、重温错题,重视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梳理
认真浏览测试过的且经过老师讲评的试卷。以错题重温为导向,回忆知识和方法,和一些常犯的错误,保持好的解题感觉。错题重温要重方法,轻难度,注意答题规范,在看以往做过的练习,要特别关注曾经发生过错误的地方,加深印象。利用错题档案本,进行错题改正,并且做上标记,用明显的颜色总结、归纳错误原因,做好复习“备忘录”,备忘录上一定是你总结出的最精辟、最能适合自己记忆与理解方式的结论.要做到从一大堆书和笔记中解脱出来,完成由多到少的转变,进而加以巩固和记忆。
五、适当练习,体验考试的试题风格
考前一周,应当以概念复习,知识梳理为主,减少大容量的练习。可以适当选择性的每天选做一些难度适中的模拟试题。